淺層砂過濾器工作原理及核心優勢
一、工作原理
淺層砂過濾器是一種高效的固液分離設備,以石英砂、無煙煤等顆粒狀濾料為過濾介質,通過 “過濾 - 反洗 - 排泥” 的循環流程實現水質凈化,其核心原理可分為三個階段:
(一)過濾階段
待處理水(原水)通過進水管進入過濾器罐體,在重力或壓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流經濾料層。濾料顆粒間形成密集的微小孔隙,利用機械截留、慣性碰撞、吸附等多重作用,將水中的懸浮固體(SS)、膠體顆粒、藻類、泥沙等雜質截留在濾料表面及孔隙內。凈化后的清水穿透濾料層,經罐體底部的集水系統(如多孔板、濾帽)匯集,最終通過出水管排出,完成過濾過程。
此階段中,濾料的粒徑級配直接影響過濾效果:上層濾料粒徑較大,可截留大顆粒雜質;下層濾料粒徑較小,負責攔截細小顆粒,形成 “梯度過濾” 模式,提升雜質容納量。
(二)反洗階段
隨著過濾持續進行,濾料層截留的雜質逐漸增多,過濾阻力上升,出水流量下降或水質變差(如濁度升高)。當達到預設閾值(如壓力差達到 0.05-0.1MPa)時,設備自動切換至反洗模式。
反洗時,反洗水(通常為過濾后的清水)從罐體底部的集水系統反向注入,自下而上沖刷濾料層。水流速度足以使濾料顆粒懸浮、相互摩擦碰撞,將截留在濾料表面及孔隙內的雜質剝離。同時,部分設備會搭配壓縮空氣輔助反洗(氣水聯合反洗),氣泡在濾料層中劇烈擾動,進一步增強雜質剝離效果,縮短反洗時間。
(三)排泥階段
反洗過程中剝離的雜質與反洗水混合形成 “泥漿水”,在水流和氣流的推動下上升至罐體頂部,通過頂部的排污管排出體外。反洗完成后,濾料在重力作用下重新沉降排列,恢復過濾能力,設備自動切換回過濾階段,進入下一個循環。
二、核心優勢
(一)過濾效率高,處理能力強
淺層砂過濾器的濾料層厚度通常為 300-600mm(遠薄于傳統深層砂濾池的 1.5-2.5m),但通過優化濾料級配和水流狀態,可實現高速過濾(濾速可達 15-30m/h,是傳統濾池的 3-5 倍)。同時,設備多采用模塊化設計,單臺處理量可達數十至數千立方米 / 小時,可根據水質需求靈活組合,滿足不同規模的水處理需求。
(二)反洗耗水量低,運行成本省
傳統深層砂濾池反洗耗水量占總處理水量的 5%-10%,而淺層砂過濾器依托 “氣水聯合反洗” 技術,反洗耗水量僅為處理水量的 1%-3%,大幅降低水資源浪費。此外,反洗時間短(通常為 3-5 分鐘),且可自動控制,減少人工操作成本,長期運行經濟性顯著。
(三)自動化程度高,運維難度低
設備配備完善的自控系統,可通過壓力傳感器、濁度儀等監測元件實時監控過濾狀態,自動觸發反洗、排泥等流程,無需人工值守。濾料使用壽命長(石英砂濾料可使用 3-5 年),且更換便捷,日常運維僅需定期檢查設備密封性和自控系統穩定性,適合工業化連續運行場景。
(四)適配性廣,應用場景多元
淺層砂過濾器對進水水質適應性強,可處理濁度 5-100NTU 的原水,廣泛應用于工業循環水預處理、市政污水處理提標、泳池水質凈化、農田灌溉水質過濾等領域。針對不同水質,可靈活調整濾料種類(如采用活性炭濾料去除有機物,采用陶粒濾料過濾高濁度水),拓展凈化功能。
(五)占地空間小,安裝靈活
由于濾料層薄且采用緊湊式罐體設計,淺層砂過濾器的占地面積僅為傳統深層砂濾池的 1/3-1/5,尤其適合場地受限的新建項目或舊系統改造。設備可采用地上立式、臥式或地下埋置式安裝,對基建要求低,縮短施工周期。
三、適用場景補充
工業領域:電力、化工、冶金等行業循環冷卻水的旁濾處理,去除水中懸浮物,減少換熱器結垢堵塞;
市政領域: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提標,降低出水濁度,滿足地表水排放標準;
民用領域:小區二次供水、泳池水凈化,去除泥沙、藻類,提升水質安全性;
農業領域:灌溉用水過濾,防止噴頭堵塞,保障灌溉系統穩定運行。
北京中天恒遠聯系方式:
技術經理:186-1009-4262
電話微信:186-1009-4262
咨詢電話:010-8022-5898
淺層砂過濾器工作原理及核心優勢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啦。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軟化水設備、除氧器,加藥裝置、定壓補水裝置,反滲透設備、污水處理設備等,歡迎關注北京中天恒遠官方網站。我們將持續更新專業的技術文章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